随着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正式从熔盛重工海洋工程基地顺利出坞,5月28日,在江苏省如皋港经济开发区参加该船出坞典礼的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踌躇满志。
1405年郑和从江苏下西洋,开启了中国人探索、进军海洋之路。
也许是某种巧合,整整600年后也是在江苏,2005年诞生于长江边的新兴综合型重工产业集团--熔盛重工,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继续、延伸着中国人的海洋之路!
在短短的四年半的时间里,熔盛重工将一片长江畔的荒地变为现在世界上一流的造船基地之一。但事实上,熔盛重工却又不仅限于造船,除了造船之外,这家以大型装备制造为主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还有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和工程机械等三大业务板块,每一块在市场上都有着极强的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是把熔盛重工打造成一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陈强曾在多个场合如此表示,“这是熔盛重工的一个伟大愿景。”
如果是其他企业,这样的目标或许会被人看成是喊口号之举,但对于这家创建不到五年的公司,大家却格外认真对待。因为在五年不到的时间里,熔盛重工的年销售额就超过了百亿,他的发展经历和令世界震惊的熔盛速度已经是世界造船业中的一个奇迹。
“世界五百强”的愿景之于熔盛重工,或许并不遥远。
四年半时间 诠释“中国重工奇迹”
事实上,与中国海油的合作仅仅只是熔盛重工近日数个大动作中一项,不久前,熔盛重工还与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高调举行了战略合作仪式,并签署了10艘7.6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建造合同。
而在之前的时间里,熔盛重工已经刷新了中国企业的多项纪录:2009年熔盛重工持有的造船订单排名全球第五,创造了连续两年全国新增订单量第一位,手持订单量国内第一;2008年与巴西淡水谷签约16亿美元的12艘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订单……事实证明,熔盛重工———这个四年半前建于江苏南通长江边的船厂,如今已经“驶离”长江,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造船企业。他的速度和规模,都堪称“中国奇迹”的现实标本。
“四年半以前,这还是一片荒凉的芦苇地。”5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南通如皋的熔盛重工造船厂,一位工作人员指着远方的一个巨型船坞说道。据了解,熔盛重工总投资为120多亿人民币,规划占地约10000亩,目前有两万多名员工。
尽管刚刚成立的时候,较国内的一些老牌造船厂,熔盛重工还是“小字辈”,但熔盛重工的起点非常高,一出世就主攻高端,瞄准了国外市场的广阔天地。“现在,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来自欧洲市场,在未来,中东市场的客户也是我们的一个重点服务对象。”陈强曾如此告诉记者。2010年熔盛重工的销售目标是250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海外市场。
“四年半的时间,其中还经历了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但年销售额却已经可以超过百亿,在高成本、高技术、高人力等诸多‘壁垒’的现代造船行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一个世界级造船厂的水平,这只能说是一个奇迹。”对于熔盛重工,一位造船业界的资深人士曾如此评价。
四大业务板块 制造重工集团
但对熔盛重工而言,其拥有的远不止是造船。
事实上,在熔盛重工的企业发展宏图中,共设计了造船、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和工程机械四大主要业务板块。目前,随着与中国海油合作的“海洋石油201”正式出坞,这也意味着其海洋工程板块的业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陈强介绍,到2013年,海工板块目标产值将突破30亿元大关,创造第二个熔盛速度。
而之所与执着于多元化的发展,这在熔盛重工成立之初其实就已经有所规划。
据了解,早在熔盛重工建厂之初,海工板块已在规划之中。当时的战略确立了造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多步走的计划。由于新造船市场火爆,熔盛重工决定抓住船市机遇,重点发展造船板块。“董事会已经意识到了船市有高有低,因此海洋工程板块也排进了发展计划,钻井模块和海洋工程船项目相继上马,并且从众多竞争对手中夺得中国海油深水铺管起重船项目。”陈强表示。
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熔盛重工的动力工程业务发展也很快。据陈强表示,目前熔盛重工也在加强发展动力工程业务,争取未来海洋工程和动力工程业务能占公司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
同时,以造船闻名的熔盛重工的目标还远止在大海,还计划向陆上进军。陈强告诉记者:“工程机械业务也是我们重点发展的部分,由于我们有着很强的工程机械技术,因此也可以制造适应陆地上使用的装置。”
造船业务火爆,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工程机械紧随其后,熔盛重工将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各有特色的格局,一个领先的多元化的重工产业集团已经初具规模。“而这样的结构将有助于熔盛重工最大程度上避开经济周期带来的风险,并保持高速增长。”陈强很有信心。
陈强 “船长”的“民族大船梦”
“激情、共创、共享”面对记者的采访,陈强曾如此总结熔盛重工奇迹的“精神秘诀”。事实上,这位熔盛重工的灵魂人物,才是熔盛重工精神的真正塑造者。
出生于部队家庭,性格坚毅的陈强从小就有一个孜孜不倦的“造船梦”。在高考之后,陈强进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装置专业,从此,一生与造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很久以前,我就希望有一天,中国人造的船,要遨游在世界各地的大洋之上。”陈强穿着一身浅蓝色工服,中等身材,皮肤偏白,看似与常人并无两样,但他的声音却低沉又稳重,眼睛里放着光芒。
作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陈强不仅仅是一个造船专家,他还是我国造船业内罕有的技术、管理双修的人才。正是这样的背景,才让他能带领熔盛重工,冲出重重技术壁垒,在资金紧张环境艰苦的情况下,走上了一条创造奇迹的道路。
在陈强的职业生涯中,充满了传奇的经历。在1997年,陈强领头建设外高桥船厂时,他大胆打破前苏联标准,将围堰高度从6.5米降低到5.5米,在业界的质疑声中,创造了世界造船速度的新纪录;在四十的不惑之年,陈强毅然放弃体制内正局级的身份,投身熔盛重工,在一片连汽车都开不进的荒地上建设工厂。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强的创新与实干也为他带来了新的辉煌。熔盛重工,这个新兴的企业在陈强的带领下,以让世界惊讶的速度,迅速崛起。2006年2月8日,在距离熔盛重工第一根桩打下才四个月不到的时间,熔盛重工就得到了首批(6条)巴拿马型货船建造合同;而在金融危机肆虐、造船行业面临危机的2008年,熔盛重工这个创建仅两年多的企业就获得了当年世界最大记录的单笔造船订单,以总价16亿美元与巴西淡水谷签订了12艘40万吨的超大型矿砂船订单。
“我们的目标是要在中国建造世界上最好的船。”陈强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着这样相同的话语。在经历了最艰难的金融危机,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造船奇迹之际,熔盛重工的发展,已然上轨。而这位熔盛重工的“船长”,也正在为更大的梦想奋斗。
“世界五百强” 熔盛重工的愿景
从打下第一个桩到现在,从零到过百亿的年销售额,从江边的一块荒地到世界级的造船基地,熔盛重工只花了四年半的时间。
而未来,熔盛重工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基业长青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滔天豪气的背后,熔盛底气到底从哪里而来?
“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劳动力,也有世界上最好的银行支持,这是其他西方国家或者韩国和日本所不能比拟的。”陈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已经大力引进科技方面的顶尖人才,掌握核心的技术,以便在于世界上其他的造船企业竞争时,更具优势。”
事实上,熔盛重工也一直在沿着这个道路前进。“我们的四号船坞马上就要完工了。”一位熔盛重工的工作人员,指着远处一个繁忙的工地说,“这个船坞投资总额达到4.3亿元,宽136米,拥有1600吨的龙门吊,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坞。”
在加强基础建设和技术开发的同时,熔盛重工还与全球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开展战略合作,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国际接轨,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
背靠中国的崛起,积极储备和开发新技术,在已经拥有了那么多世界第一、创造了那么多奇迹之后,熔盛重工的伟大愿景,终有实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