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为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所做的建议,到2015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应控制在4100万吨以内。"十二五"期间的有色金属工业应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总量上要有所控制,不要大进大出。”
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在最近举行的“中国有色金属峰会暨上海有色网年会”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的信息。
随着国家和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陆续释放,各行业的“十二五”发展思路的制定也提上日程,尚福山告诉本报记者,由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研究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已经报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十二五"期间的有色金属行业相关规划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其中首要一点就是要有效控制总量。
严控扩张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递交的建议,“十二五”期间要将粗铜冶炼控制在500万吨以内,电解铜控制在650万~700万吨之间;氧化铝控制在4100万吨以内,电解铝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铅控制在550万吨以内;锌冶炼控制在670万吨以内,并按照产业技术政策淘汰全部落后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以来主要有色金属产品的产能和产量扩张数据来看,如果“十二五”规划果真按照上述标准控制数量,未来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的冶炼产能扩张空间将相当有限。
根据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今年1~10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13.77万吨,同比增长23.89%。今年1~10月,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0.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54%,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0.81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13.14个百分点。
就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3100万吨。而如果按照这一速度下去,到2015年产量可能将达六七千万吨。而根据测算,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的表观消费量约为4380万吨。其中:精炼铜 830万吨、铝2400万吨、铅500万吨、锌650万吨。
尚福山表示,控制产量的目的源自部分品种产能过剩和原材料短缺。“比较突出的是电解铝。铜冶炼产能虽然总体不过剩,但粗铜冶炼产能相对于自产铜精矿来说已经大大过剩,导致进口铜精矿谈判话语权大大降低。
如同钢铁行业缺少铁矿石一样,目前大宗矿产品自给率低也已成为制约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瓶颈。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进口铜精矿金属量约为170万吨,是自产量的1.77倍;进口铅精矿金属量约为100万吨,是自产量的0.88倍。进口锌精矿金属量约为193万吨,是自产量的0.62倍。
增长空间
“在控制产量的同时,未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任务也依然艰巨。”尚福山坦陈,“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到2011年底,要淘汰100千安及以下电解铝小预琣槽;鼓风炉炼铜,烧结锅、无尾气吸收装置炼铅,小竖罐炼锌等落后生产工艺及设备。现在大的企业都在按要求淘汰,但一些经常打游击换地方的小企业以及一些主要依靠有色金属产业创收和解决就业的地方政府还面临难题,还有待退出补偿机制的完善。”
当然,在控制普通金属产量和淘汰落后的同时,有色金属行业也有其他增长空间。尚福山指出,“十二五”期间应腾出精力把加工能力搞上去,比如应大力发展工业铝材,以供更高速的高铁等使用,2015年要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并提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铜铝加工产业水平,打造高精铜铝加工产业基地。而目前,我国的铜铝加工多年来都是弱项,不论是品种还是质量很多都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还需要进口。
此外,国家最近提出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信息、节能环保等7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也为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拓展的方向和思路,比如研发高性能的铜、铝、镁、钨、钼、钽、铌等合金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高性能贵金属材料;高性能多晶硅、单晶硅材料;高性能电池材料;超导材料等。
尚福山还透露,“十二五”期间,以废旧有色金属拆解加工为重点的再生金属回收工作也是行业支持的重点。“目前我国的再生资源利用水平还比较低,除少数骨干企业外,多数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金属回收率低,冶炼过程污染也比较严重,这方面的问题以再生铅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