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田资源网了解,12月6日上午,河北省一号水利工程——双峰寺水库项目在承德奠基开工。它的建设不仅使承德市区防洪标准提高了5倍,也使著名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屡遭洪水和干旱威胁的现状改观。
“清流萦绕,至热河而形势融结,蔚然深秀。”史载康熙出行至热河,对此地大加赞誉。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城因此呈现在世人面前。但这位文治武功的皇帝一定想不到,近300年后的2000年,他的行宫因遭遇重大干旱而出现“避暑山庄不避暑”的尴尬,山庄湖区干涸长达68天。为了避暑山庄不再受到水患威胁和旱魔侵害,承德用8年半时间,让一项枢纽型、国家重点水资源控制工程正式落地,结束了承德“守着水盆喊渴,沿着河边找水”历史,在全国水利事业加快发展的又一个“春天里”拉开了承德加快水利建设发展的“大幕”。
2003年,承德市实施了“科技兴水利,防洪保安全,大水利兴市,小水利富民”的治水战略,本着长远发展大计,高起点、高标准地完善了承德市水务发展规划,筹建大型水库——双峰寺水库被提上议事日程。它就如同武烈河上的“三峡枢纽”,将承德市的防洪标准由现在的20年一遇提升100年一遇,将从根本上解决承德的“水问题”。
武烈河是承德的母亲河,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湖区的水源。历史上的武烈河,植被茂盛、热泉众多,河水丰沛而清澈,舟楫通行。
一组数据显示,承德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016立方米.如果以水资源绝对值相比较,在河北乃至华北属于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可谓“水资源大市”。然而,总量上的丰富却弥补不了时空分布上的严重不均。前些年,承德逐渐由水草丰沛变成一座水资源紧张的城市,水与城关系脱节,水与岸缺乏关联,河流特色正逐渐缺失,生态建设相对脆弱。
究其原因,在于水利工程欠账太多。承德市共有1座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83座小型水库,所有蓄水工程的设计总库容3.32亿立方米,而现在有效库容只有1.1亿立方米,降低了三分之二,地表水实际控制率只是水资源总量的3%,这种低控制率使承德市87%的地表水流失。水资源基本为“年吃年用”的自然状态。
据介绍,双峰寺水库坝址设定在滦河一级支流武烈河干流上,地处承德市区上游12公里的双峰寺镇。控制流域面积2303平方公里,占武烈河流域面积的89%。
按照规划设计,双峰寺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城市供水,兼顾生态环境用水和发电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设计总库容1.373亿立方米,项目可研阶段估算总投资为19.28亿元,工程总工期36个月。
水库建成后,可使武烈河流域及承德市区防洪标准由现状20年提高到100年一遇,达到国家防洪标准;每年可为中心城区供水5600万立方米,使承德市中心城区水环境总面积将达到3700万平方米,相当于五个杭州西湖水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