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1年工业利润增速全国第七
日前,记者从四川省经信委获悉,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取得总额全国第9位,增速全国第7位的可喜成绩。12月以来,全省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23场,参加集中开工仪式的工业项目450个,总投资1680亿元,有力地保障2012年全省经济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工业累计利润1558.2亿元
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利润1558.2亿元,总额居全国第9位;增长38.8%,增速居全国第7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
其中,“7+3”产业贡献突出。在2011年的1-11月,四川全省“7+3”产业累计实现利润11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5.5%。“7+3”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7个优势产业和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及新材料等3大潜力产业。在“7+3”产业中,饮料食品业实现利润348.5亿元,增长50.6%;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252.6亿元,增长28.6%;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利润58.2亿元,增长35.7%。
项目分布广 规模大
集中开工项目主要分布在四川全省18个市(州),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达到3.7亿元。投资额上亿元的项目248个,占项目总数的55%。其中:成都市集中开工的43个工业项目全部投资上亿。德阳博力迅电池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投资达61亿元,遂宁市香港艾凯集团项目总投资达45亿元,广安市鼎恒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
优化结构 突出主导产业
四川各地紧紧围绕“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立足地方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其中:成都市集中开工的工业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1%,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中电科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基地增资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环能德美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成套技术设备生产线项目等项目。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占据主导地位,投资额占工业项目的56.4%,包括总投资7亿元的长虹3G智能手机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四川九洲电子科技三网融合核心光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一园一主业”完善产业链
据了解,这批新开工项目中,园区内项目占90%,围绕主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广安经开区前锋园区总投资60亿元的泓泰钛业有限公司钛产业项目,围绕有色金属钛延伸产业链条,吸引以钽、铜、铝等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项目入驻,配套发展环保设备、危废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南充市高坪区都京丝纺服装工业园新开工的易安新材料、嘉美印染、四川美华尼龙等8个项目,建成后将与园区现有的15户规模以上企业形成从缫丝、织绸到设计、印染、服装、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
自主技术创新促产能扩张
据悉,四川各地以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引领,通过加大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拳头产品。南充易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2000吨高性能芳纶1414生产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宜宾市冠能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5.2亿元的玄武岩纤维及工程塑料技改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00吨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年产5000吨改性特种工程塑料的生产能力;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总投资3.56亿元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扩建技改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核燃料元件综合产能400吨,具备多品种、批量化和灵活快速的生产能力。
四川省经信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加快重点工业项目的集中开工建设,有利于保障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早日实现“7+3”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