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田资源网了解,今年4月1日,中石油广西天然气三条支线管网工程同时点火开焊,标志着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工程建设全面展开。4月17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获悉,2014年,广西将建成14条地级城市天然气专供管道和45条县级支线管道,2015年供气规模将达到23.4亿立方,广西能源的短缺现状有望得到缓解。其中,南宁、梧州、贵港三市有望今年底率先用上天然气。
我区城市居民气化率较低
长期以来,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广西快速发展的瓶颈。据了解,目前广西的一次性能源主要以水电和原煤为主。2010年全区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920万吨标准煤,但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约为7919万吨,近75%的能源需要从区外调入。
广西辖区内仅有北部湾海域生产少量液化天然气,田阳县有少量浅层“鸡窝气”,各城市天然气气源均为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绝大部分需要从区外购入。因天然气资源短缺,全区各地市城市居民气化率较低,工业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利用。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而全球的比例为24.3%。”广西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全年广西天然气消费量仅为3亿立方左右,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0.8%,远低于全国的天然气消费平均水平。
年底广西三市可通“西气”
据悉,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是中石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中石油签订的“十二五”战略合作协议重要项目之一。
广州-南宁支干线作为西气东输二线八条支干线中一条,全长632公里,广西段长337公里,直径为1016毫米的钢管,在广西境内设有梧州分输清管站、贵港分输压站和南宁末站三个站。目前,管线施工已超过300公里,站场和阀室全面开工,定向钻穿越已陆续完成。
广州-南宁支干线在广西境内共有四条支线,分别是南宁-百色支线、南宁-崇左支线、贵港-玉林支线、苍梧—贺州支线,总长758公里,共9座站场,36座阀室。“这些支线像毛细血管一样,将广州-南宁支干线来气分输到广西各地。”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负责人解释,除南宁-崇左支线暂缓开工外,其余三条支线已于今年4月1日开工,计划明年4月以前投产。今年底,南宁、梧州、贵港三市可通上西气东输天然气。
按规划,至2014年,广西将建成14条地级城市天然气专供管道和45条县级支线管道,专供管道总里程为345.7千米,县级支线管道总里程为2517.90千米,工程总投资约58亿元。
能源消费结构将得到改善
广州-南宁支干线的建设突破广西地理屏障,打通天然气供应通道,首次将中亚的天然气引入广西。这将对促进广西天然气的规模利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到2015年,中国石油向广西供气规模将达到23.4亿立方,将替代3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15万吨有害物质和1000万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的排放,显著减少粉尘和大气污染。广西地区天然气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将提升至7%~8.7%。
“管道天然气资源量大,供应安全、稳定、方便。而且价格由国家制定,较为稳定。”广西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天然气相比液化石油气、煤气燃烧效率高,节能环保,能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同时,也能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运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天然气在能源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多气源的格局,无疑将有助于保障广西能源安全。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陆上天然气三大进口通道之一,广州-南宁支干线是西气东输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缅天然气管道也是我国陆上天然气三大进口通道之一。广州-南宁支干线与中缅天然气管道连接后自西北方向横跨广西,对于促进广西天然气市场发展,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实现多气源供应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