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郭公庄水厂工程开工 两年内为北京新增50万立方供水

发布时间:2012-4-21

4月20日,备受首都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工程正式开工。郭公庄水厂以南水北调水为水源,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5亿元,2014年底前具备通水条件,日供水能力50万立方米。

水厂一期工程完工后,将新增城区日供水能力50万立方米。同时规划2020年完成郭公庄水厂二期建设,使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75万立方米;该水厂远期规划日供水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

郭公庄水厂一期工程包括引输水工程、净配水厂工程及配套工程,总用地规模为23万平方米。郭公庄水厂在自来水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臭氧和活性炭、紫外线消毒、膜处理等深度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达50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是国内采用膜处理技术规模最大的自来水厂。

参与开通仪式的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说,郭公庄水厂是南水北调工程科学建设的重要标志,关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市民民生。希望参与规划、建设的相关部门和单位认清责任、精细管理,确保工程优质、如期完工。

市水务局局长程静介绍说,郭公庄水厂是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项目,承担着未来接纳南水北调来水、处理外调水、提升城市供水能力等任务,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同时它又是确保供水安全、服务全市人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民生工程。以郭公庄水厂为代表的一系列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必将对“十二五”期间建成城乡一体、设施齐全的水务工程保障体系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郭公庄水厂的建成将使中心城区处理南水北调原水的主力水厂增加到4座。目前,北京城区能够处理南水北调原水的水厂有第九水厂、田村山净水厂、第三水厂。郭公庄水厂一期建成后,北京中心城区能够处理南水北调原水的水厂增加到4座,极大增强了城市的供水能力,使城区日供水能力增加到350万立方米。

据了解,由于北京市遇到连续12年干旱且近年来无新建水厂投产,而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刚性需求增速加快,2010年,北京城区日供水量达到288.4万立方米,城区实际供水量已经接近现有供水能力300万立方米/日的极限,水资源的短缺及供水能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北京城区主力水厂主要分布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城南地区没有大型水厂。郭公庄水厂建成后,北京城区各个方向均有大型水厂,水厂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为自备井置换工作提供了条件,为首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与郭公庄水厂同期开工的还有丰台河西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该工程建成后污水收集量及处理量将占丰台河西地区污水总量的90%,日处理规模近期达5万吨,最终规模为19万吨/天。一期工程预计在2013年4月完工。

河西再生水厂规划流域范围约为79.45平方公里,集中处理河西六环路以东地区的污水,本次工程建设内容分为五部分:即再生水厂工程、污水管网工程、雨水管网工程、中水管网工程与河道工程。其中:河西再生水厂位于王佐镇南岗洼地区,采用膜处理工艺,日处理污水5万吨,日供应中水4.5万吨。工程需铺设污水收集管34.18公里;铺设雨水管线4.22公里;铺设中水管线14.33公里;治理河道0.83公里。

据了解,丰台区河西地区市政基础设施较为滞后,现状污水收集率近乎为零,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和渗入地下,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制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地区群众治理污水的呼声日益高涨。

据丰台区水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降低河西地区的环境污染,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来水、地下水的使用量,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社会意义重大。同时本项目能有效解决雨污水排入大宁水库问题,对保障南水北调来水进京水质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阅读

工程交流,项目分享!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邮箱:spsurvey@163.com    QQ:985076282或1109313275    微信:wxid_yingdodo  电话:15376001257
工程建设分享  工程项目汇总  工程项目分享与交流!小柱工程    版权所有©2010    [鲁ICP备11031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