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田资源网了解,今后,乌鲁木齐日处理垃圾渗沥液将达600吨,不仅能为绿化灌溉,还能循环再利用。
6月20日,乌鲁木齐市大浦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BT项目(简称渗沥液工程)启动。按照乌鲁木齐每日产生3000吨垃圾、500吨渗沥液来计算,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完全解决乌鲁木齐每日垃圾渗沥液的处理问题,还能加快原有处理速度。
记者从大浦沟综合处理场获悉,渗沥液工程是我市今年重点民生项目之一,位于垃圾填埋场北侧,采用BT(即企业建设后再移交到政府管理)模式进行建设,工程占地7743平方米,日处理垃圾渗沥液600吨,总投资为6693万元,该项目预计在明年8月运行。
垃圾填埋场因受到降水量、垃圾含水和垃圾分解而产生渗沥液,不加防护措施就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市政府首次决定采用该模式,建成后可作为绿化灌溉、道路降尘等循环再利用。
市城管委(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赵双科介绍,渗沥液处理工程的建设,能有效解决垃圾渗沥液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填埋场安全问题,对于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加强区域生态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垃圾清理回收的力度加大,目前填埋场日收运垃圾已经超过设计标准。”赵双科说,大浦沟处理场共分三期工程,总设计容积3000万立方米,一期建成于2003年,9年来防渗层的区域已基本饱和。
据悉,大浦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场是乌鲁木齐市最大的垃圾场,占地约100万平方米。每天,乌鲁木齐产生逾3000吨的垃圾,超过80%的垃圾通过集中、转运、二次转运、压缩运送到这里进行填埋处理。 自2003年7月投入使用以来,截至今年5月31日,累计处置生活垃圾515万吨,今年日平均处理量为2630吨。累计处置焚烧医疗垃圾1.8万吨,日平均处置量9吨。累计处理渗沥液18万立方米。
当天,乌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一期项目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届时,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可达到100吨,实现回收全覆盖。
□名词解释
渗沥液 是在城市固体废物填埋的过程中,由于压实和微生物的作用,垃圾中所含的污染物将随水分溶出,并与降雨、径流等一起形成。渗沥液是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可使地面水体缺氧、水质恶化,威胁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使地下水丧失利用价值,有机污染物进入食物链将直接威胁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