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田资源网了解,9月3日,包钢氧化矿选矿搬迁及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开工奠基。
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郭启俊,市领导孙炜东、董汉忠、贺伟华、冀学斌,市政府秘书长王惠明,自治区国资委副主任魏栓师及包钢集团公司领导等出席工程奠基仪式。
氧化矿选矿搬迁及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是“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国家级示范基地”建设的关键项目之一,也是自治区政府立项的“包钢尾矿库综合治理与保护”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集装备升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工程利用“包钢———白云鄂博矿区”间已建成的矿浆和供水输送管线,将对现包钢厂区尾矿库影响较大的600万吨氧化矿选铁生产线和稀土选别生产线搬迁到白云鄂博矿区,以大幅度减小尾矿库负荷。
工程包括三个主要工艺项目,即稀土选矿项目、铌选别生产线和铁选别生产线。其中,稀土选矿部分建成后可处理600万吨氧化矿选铁后的所有尾矿,年产稀土精矿25万吨,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稀土精矿生产线。铌选别生产线以包钢“十一五”期间完成的国家科技部重点支撑项目———《包头稀土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为技术基础,全面回收氧化矿选稀土后尾矿中的铁、稀土、铌、钪、萤石、硫等资源,不仅能结束我国铌铁一直依赖从巴西进口的局面,还能打造全球最大的氧化钪生产基地,使我国在铌、钪等重要战略资源供应市场占据独特地位的优势。铁选别生产线每年可处理白云鄂博主、东矿中贫氧化矿原矿600万吨,年产64.5%品位的铁精矿188.82万吨,通过150公里矿浆管道送至包钢厂区。此外,工程还包括同期建设的“热电联产”供热工程和工矿系统、中碎、供电及其他公辅项目。
氧化矿选矿搬迁及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于2012年7月开工,计划2013年底投产。完工后,包钢每年向厂区尾矿库排放的尾矿量将减少一半,而稀土选矿用氨氮类药剂将不再向尾矿库排放,含盐类工业废水的排放也将大幅减少。在新的生产区域由于采用尾矿干堆、各工序独立循环水系统的新技术,可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不造成新的污染。
孙炜东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包钢氧化矿选矿搬迁及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开工表示祝贺。孙炜东指出,近年来,包钢进一步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在兼顾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全面夯实企业发展根基的同时,注重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此次下大决心、大力气实施氧化矿选矿搬迁及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对实现白云鄂博有用元素的高效利用,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大幅度减少尾矿库负荷,彻底消除尾矿库污染有着决定性意义。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努力搞好服务,提供便利,切实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