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田资源网了解,昔日生活垃圾产生的恶臭气体如今也能转化成宝贵的电能。我市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发电项目日前已经开工,这是全疆首个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
按照一户居民年平均用电2000千瓦时计算,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1250万千瓦时发电量,可满足6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8日,记者从市城管委(行政执法局)大浦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场获悉,该项目总投资3420万元,总建筑面积1166.5平方米,五台500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2500千瓦时,年发电量1250万千瓦时,今年将建成投入两台机组。每年减排二氧化碳量达109326.96吨(按日均垃圾进场量1300吨计算),计划今年10月中旬竣工。
大浦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场负责人介绍,由于垃圾的降解,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厌氧的情况下发酵会产生大量沼气,既会成为大气污染源,还会引起填埋场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但沼气却是一种理想的发电气体燃料。
相关数据显示,每吨垃圾产生填埋气的量为110~200立方米,这些臭气收集起来,经过脱硫器由贮气罐供给燃气发电机组,在发电机内燃烧产生电力。
“按每年产出125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计算,可满足6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该负责人说,此项目是市委、市政府打造的民生建设精品工程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亮点工程,这对提高垃圾无害化、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