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作出全面部署。昨日,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成都科学城水环境治理项目开工在蓉举行。全省参与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达432个,总投资542亿元。据介绍,此次集中开工,不仅体现出四川省向污染宣战的坚定决心,还将为全省环境质量更快改善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成都将建5个小型水库
保障饮用水安全
成都共有55个重大项目纳入此次集中开工,总投资约314.9亿元,投资额约占全省投资总额的58%。其中,城市建成区建设水土综合整治等水污染防治项目43个,总投资约280.2亿元;国电成都金堂电厂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等大气污染防治项目3个,总投资约4.7亿元;成都市医废处置中心等土壤污染整治项目9个,总投资约30亿元。
水污染防治具体会有哪些行动?据了解,成都将开展兴隆湖、鹿溪河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5万吨/日及其配套管网,新建或改造高新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期等一批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形成处理能力112万吨/日,实施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建设规模95万吨/日再生水泵站。此外,实施“宜居水岸”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建设被纳入到此次水污染防治项目当中,将建设青龙湖二期水库、江安湖水库、金沙湖水库、北湖水库、安靖湖水库等5个小型水库,进一步保障成都饮用水安全,还要规划建设1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等。
大气污染防治项目
集中在成都等5个重点市(州)
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这是四川省首次举行污染防治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相关项目均以解决各地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为目标,并且突出了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污染整治的主攻方向。水污染防治项目突出流域污染整治,集中在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的干流和24条重点污染小流域;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突出大中城市工业排放、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秸秆禁烧等综合防治,集中在成都、德阳、凉山、达州、宜宾等5个重点市(州);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则突出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及修复和危险废物综合治理,集中在成都平原、川南片区、攀西地区的6个重点城市。
此次开工仪式的举办地是位于科学城中路的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该厂是成都水污染防治领域重大项目之一,占地面积约200亩,设计规模26万吨/日,项目投资15.7亿元,是目前全省最大规模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根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生物除臭等先进工艺提标建厂,最终的出水水质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高于国家关于再生水的指导标准。
与成都市目前的污水处理厂不同,该项目是国家级PPP示范项目,也是成都市首个PPP模式水环境整治项目,将配套建设经营性地下停车场,共496个车位。这也体现出此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的一大特点,即围绕创新建立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新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环境污染防治市场。来源: 成都晚报